展览时间:2020.04.04-2020.05.13
展览地点: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负一层特展厅
主办单位:秦淮区委宣传部
江苏省版画院
秦淮区文化和旅游局
秦淮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
秦淮区文旅集团
承办单位:秦淮区文化馆
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
水印版画材料与技术研究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
展览以第34届秦淮灯会为载体,展现秦淮区“国家旅游示范区”形象,联合江苏省内版画艺术家们,进行版画形式的海报创作,为举办34届的秦淮灯会留下一批有艺术性的宝贵的文献性作品,扩大了秦淮灯会的宣传。
感谢本次参与创作的版画艺术家们:
周一清、张放、王帅、李莹、安沂南、郑凯迪、邢思东、陶亚清、丛伟、张瑜、何晓晴、石瑞、王鉴非、李小光 李燕春、朱建辉、章水雄、张雷、陶缀、张伟、吴扬
同时,我们在展厅中搭配了秦淮手艺人们的灯彩作品,让大家能够直观的感受到迟来的元宵氛围,了解秦淮灯彩文化。
“海报”在我小时候印象最深的就是戏曲海报。剧团的生存要靠走码头,“转战在大江南北”,每到一地要快速的告知熟悉的或不熟悉的戏迷,他们来了,某某名角的到来更有号召力,还有就是告知是哪出戏。对戏迷来说,名角名戏是可以永远看下去的。戏曲海报大多就是一张红纸,上面印着黑色的毛笔字,通常都是粗壮肥润的颜体字,十分醒目,隔了条马路都能看的清清楚楚。这些海报都是用石版印制,设计也有规定格式,戏文名称一定在正中央,字最大,比如:“(全本)玉堂春”“挑滑车”“盗御马”等等,四周都是小字,名角在最上方左右两边,小戏在中间两侧,下面是戏院名称和演出时间,虽然只有红黑二色,大小字的组合十分端庄大方,是海报的艺术经典。
其后四色印刷十分普及了,图片的应用成了流行,因为实用明了,一直流行到了现在。印刷行业高速发展,精度越来越好,色彩越来越丰富,但对海报的审美没有多大的帮助。平面设计是个软肋,连奥运海报都设计不好,缺少海报应该有的趣味,也没有了文字和图形组合的空间游戏,失去了美感,海报只是说明书。而版画玩的就是专色,熟悉的就是黑白构成,懂得调子的形成,对内容构造和语言的表达更有心得,这一切在海报设计中大有所为。版画的工具材料特点几乎就是海报的本质语言,最大化的体现了海报单纯的形式美感,专色的高度平面化和手绘的肌理痕迹的结合,那应该就是天作之合。版画还有不同的版种,每个版种以不同材料,不同的语言方式带来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不同的审美。就是说版画给海报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形式。一个完整的版画工作室就是一个制作海报的工厂。
抛开版画材料工具的长处不说,版画人还有绘画思维和观念,是绝无仅有的无价之宝,海报不仅仅是广而告之的商业说明。现代海报就是画家自身的宣言,某种观点的告示,一种呐喊,一份温馨的提示,都可以用象征性的手法去表达,去完成海报。这次是初试,做了方方面面的尝试,体会很多。将来大家更多的一定会是以自己心底的意愿为主题,大家都可以让版画的语言方式越来越贴切主题,并适合自己的需要。然后我省的版画艺术和海报艺术一定同时发扬壮大。
周一清